第77章隔岸观火渔人利-《大晋风骨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“此计听着简单,却步步艰险,还请舅公一切都以安全为主,千万莫要行险。
    常言道: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,只要人还在,便有大好将来。”
    祖逍恳切地望着他,他好不容易找到机会,建立了一个敌后根据地,当然不愿意轻易地失去了。
    这一着棋要是下好了,说不定关键时刻,会成为影响成败的决定因素。
    “走,老夫带你去镇中巡视一遍,看看这些年来吾经营得如何。”
    许冲意气风发,很显然,他对自己很有信心,陈桥镇的情况也确实比其他地方好得多。
    镇上的居民尽管生活简朴,但却能够保证最起码的温饱问题,这在饱经忧患的后赵境内,十分的不容易。
    因此他们一走出去,所遇到的镇民都对许冲十分恭敬,而且这种尊敬是发自内心的。
    民以食为天,只要有口吃的,乱世中百姓们也别无所求,唯求能够活下去,不用像有些地方那样,易子而食。
    “我手下军队虽只有两百多人,但若是有需要,只要一声令下,相信从镇中再召集个八百人不成问题。”
    许冲拍着胸脯保证,看来这就是他最大的底气了。
    一行人又巡视了镇外的设施,陈桥镇在黄河的河湾上,有三面临水,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。
    而且北方的胡族大多都不会水,更没有大型的战船,司马睿龟缩江东,便是倚仗长江天险和强大的水军。
    但实际上他的做法,也等同于直接放弃了整个北方土地。
    陈桥镇的居民都是汉人,很多都是在黄河边长大,并且靠着打渔为生,所以是少见会水的北方人。
    许冲秘密制造了一些快艇,隐匿在芦苇荡中,此人老谋深算,为自己想了不少退路。
    镇子北面是陆地,在那里许冲修建了很多暗哨,时刻监控着其他势力的动静。
    在生计方面,除了打渔打猎,种植农田以外,作为一名盗匪,他也会打劫过往行人和客商。
    只是许冲做得比较小心谨慎,而且不留痕迹,一般动不了的都会客客气气送出门。
    这样陈桥镇反而还落了个好名声,许多人宁愿绕道,也要从此地路过。
    第(1/3)页